必逛名所
A PEBBLE by LABELHOOD "立足中国本土设计的时装买手店"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中国时装买手店行业不长的历史里,聊起中国本土设计,不得不提到 LABELHOOD 的名字,更准确地说,LABELHOOD 正是扛起中国设计大旗的那号人物。
相隔几十米的两栋上海原法租界洋房里,“盘踞”着两家陪伴不少人度过青春的 LABELHOOD / 图@mars kelly777777
故事的开头总是相似的,2009 年北京的一栋小平房和三位从事时装、设计行业的年轻人,一开始只是很单纯地想拥有一个好看的空间呈现好看的东西给大家,心怀梦想,卖不卖货是其次;到如今每一步动作背后都是专业团队深思后的熟练而平稳的商业操作,转眼 LABELHOOD 已经来到了第十年。回看这段漫长而不可思议的过程,LABELHOOD 的联合创始人南朗轻轻地总结说,“我们不只是在做店的,我们是在做企业。”
A PEBBLE by LABELHOOD 南京新店选址在玄武区洪武北路的街边老建筑,由南朗负责整体空间设计。南朗将这栋 80 年代的老房子恢复成最原始的样貌,棚顶是精细打磨过的水泥纹理,大面积留白的墙面和雪花铁包裹的楼梯扶手,初见是规整几何的严肃工业气质。
上至二层,墙面上悬挂的是雨花石抽象形象的画作,红与绿对比点亮了整体空间,加上笨重得有点可爱的桌柜陈列,给人明快的氛围。
LABELHOOD 创始人南朗和 Tasha 在南京开幕现场
“建立了专业团队”是南朗对 LABELHOOD 第一个十年变化的总结,这十年间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和设计师本人都经历了不同轨迹的变化。2019 年末 LABELHOOD 先后在南京和广州开出两家新店,顺便开启了 “by LABELHOOD” 店铺系列,也正式走出了上海——这意味着这本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的“立体杂志”向后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m=mars
N=南朗
m: 南京店是 LABELHOOD 从上海独立出去的第一家店铺,为什么首先选择南京?
N: 其实我们有几个地方同时在考虑。纯粹商业考量的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深圳,因为深圳消费力比较强,整个城市也还没有特别成熟的销售中国设计师作品的商店。但是我跟 Tasha 觉得开店对店主来说还是需要有一些情感上的注入,考察了几次之后暂时对这个城市没有特别深的感觉,那么进度就没有那么快。后来我们考虑先在上海周边拓展,杭州也看了很多地方,但是没有特别合适的空间。最后去南京其实也是缘分吧,一位在 LABELHOOD 上海店工作了四五年的店长帮助我们找到了现在店铺的地址。
m: 可以跟我们讲讲店铺的整体设计思路和过程吗?
N: 从设计上来讲,其实这个空间的一楼特别小,是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入口,我们不能沿用或者复制上海两家店的设计方式,无论是从空间格局的规划和道具的设置上都不太行。拿到房子的时候它说不上新也说不上旧,但还是保留有一些八十年代的特性。所以我把它整个还原到了最开始有点像毛坯房的状态。这栋建筑一共经历过四五次的装修,每次装修都是一层一层往外叠加,我把所有东西都拆掉了,梁、柱、顶全部裸露出最原始的样子。在此基础上再来做一些新的设计。整家店的风格设定是“块面感”,看上去是整体的,粗犷的,没有那么多细小的细节,我们后面做的平面设计和整个店铺的形象也都是往这个方向上走。
m: 在店铺的落成过程中,有什么是比较困难的的事情?
N: 比较困难的是跟施工团队的斗智斗勇。我们在上海这边装修有一个长期合作的施工方,那个团队比较了解我要什么东西,基本上我不用太操心他就知道怎么做。南京店的装修用的是朋友介绍的一个施工团队,但是合作下来搞得我焦头烂额的。当时刚好是夏天,天气非常炎热,我每周会过去南京 1-2 次,每次去跟施工方沟通几乎都是一个崩溃的状态。然后又因为是暑假,旁边刚好是一个补习班,我们施工常常被举报。最后很多施工上的细节比如收边、拐角,整个结果的呈现跟我最开始预想的不太一样。但是因为工期在那里摆着,我们要面临后面的开业,要让店铺运转起来,所以也不可能无尽地去修改或者等,只能等后面二次装修和维护的时候再修正。但是这虽说是困难,也总是有办法解决的,你得尽力去协调。
施工前后
A PEBBLE by LABELHOOD 店铺内涵盖了众多国内外设计师品牌,既有 8ON8、42LIBRARY、CRUSH 、 FFIXXED STUDIOS、LIUWEN ERDOS、MÄRCHEN、MUTEDANCE 、PENG TAI、 PLY-KNITS 、SAMUEL GUI YANG 、SARAYUN、Shiitake、SHUSHU/TONG、THE FLOCKS 、 The Pleasure、XIAO LI、YINGPEI、YIRANTIAN 等国内新锐独立设计师的作品,也网罗了国际独立设计师代表品牌如 Building Block、KARA、ISAAC REINA,品类包含服装、鞋履、配饰、香氛。
m: 你们会根据开店位置和客户的整体品位来调整店铺所选的品牌和设计师作品吗?有没有什么南京限定的作品?
N: 一定会的。我们现在规划有两种店铺的形式,富民路的 LABELHOOD.Pillar 服装 100% 都是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新开的广州店、南京店,包括我们的上海长乐路店,都是 LABELHOOD 体系下以 “by LABELHOOD” 命名的店铺,这系列店铺的定位跟所在的城市和人群比较贴近,店里有 70% 的中国设计,30% 是一些国外品牌。南京店目前的两季作品还是以中国设计为主,因为开店的时间点刚好国外的 showroom 订货已经结束了,目前 Uma Wang、SHUSHU/TONG、THE FLOCKS 这些品牌陈列的数量比较多。今年春夏开始会加一部分国外的品牌进去。
没边的设计师张达以“雨花石”为灵感,为 A PEBBLE by LABELHOOD 创作了别有趣味的漫画。LABELHOOD 将画作印制在环保袋上,希望你背上这颗神奇的雨花石,在南京的生活有趣地翻滚起来。
m: 现在市场上的中国设计越来越多了,LABELHOOD 在选品上有一般的标准和原则吗?
N: 的确,每次去时装周或者展会,我会看到几千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国内品牌,有些可能是在淘宝上开店的,有些可能是在三四线城市铺店的,其实不太知道他们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那我们在选品上有一个比较硬性的要求,就是首先你必须做到三到四季以上的产品,拥有三到四季的经验。然后我们的标准就比较开放了,风格、定位、价格、商业表现,只要这几个点符合我们的标准就 OK ,没有非得说要国外设计背景的,或者在国外做过秀的那么高的标准。比如你是一个有淘宝基因的品牌,你的设计和做工都不错,价格和定位也 OK ,我们可能就会引进,放在我们的实体店或者天猫店销售。
m: 在品牌选择上,理念与商业、流行度与大众接受度之间是如何平衡的?
N: 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是特别包容的。因为中国的时装市场比较大,有一些品类或者单品在我看来太偏艺术和个性了,但有时候在销售上的表现非常好。这就证明了这个市场其实是非常多元和包容的。消费者愿意去买一些不一样的,甚至穿起来都比较困难的单品。
在风雨飘摇的上海乃至全国实体店浪潮中,把一家店经营十年是一件挺厉害的事情。2019 年 LABELHOOD 走出上海开设了南京及广州店,2020 年也不会停下实体店的脚步,还将开拓更多新城市的版图。2 月份 LABELHOOD 富民路店即将经历一次大的翻修,重新装修后在空间和格局上会有很大变化,期待带给大家新的感受。
m: LABELHOOD 在 2017 年开设了天猫旗舰店,但没有减少对实体店的用心和热情。实体店对 LABELHOOD 来说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N: 其实说实话网上销售的表现没有特别特别好。我觉得最重要还是价格带的问题。虽然每年有 200% 甚至 300% 的成长,但是跟在天猫上表现很好的品牌相比成长还是比较慢的。而实体店是我们起家的东西,我跟 Tasha 对实体店是有非常大的情结的。我们富民路的这家店不光是一个销售功能的存在,我经常把它比作一本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的“杂志”,因为它包罗万象,比如有 Uma Wang 这种比较偏意大利时装感的作品,也有非常现代比较好玩的作品,比如 Moto Guo ,SHUSHU/TONG 等等,各种风格的作品都放在一起。它更像是一本杂志,一个窗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功能,国外很多时装界的大佬来中国基本上都会来我们店看,这是了解中国设计比较直观的一种方式。
m: 开店十年获得的最重要的开店经验是?
N: 我总结下来一年半是一个坎儿,很多店其实都“死”在一年半的时间上。因为大家都喜欢逛新店,新店其实是比较生机勃勃的。但如果一年过去了,后面半年你没有变化,没有新的东西给大家,那基本上大家就失去了新鲜感。到时候如果你的销售以及团队没有跟上的话,其实很难能够扛过去。但要是过了一年半这个坎儿,你的销售数字和团队建设都 OK 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太大问题。所以我觉得坚持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扛过一年半,在前期把所有能够健全和准备的事情都做好。
m: 与合伙人意见不同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处理?
N: 其实我们不会有太多意见不同的地方。对于很多合伙的企业我也有个建议,就是尽量分工明确,不要什么都管,只做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比如我跟 Tasha 的分工,她在市场拓展方面能力比较强,而我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的功底,那我就完全尊重她。同样的,在设计上她也非常欣赏和尊重我。如果那个门类或者工种你不擅长,那么就要相信专业。我觉得分工可以解决所有这些分歧问题,当然分歧肯定是有的,但基本上是能够沟通的。
m: 作为从业者,你觉得买手店在国内现在这个时代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了?
N: 现在市场还是比较乱的。从展会到发布秀到买手店,从前端到后端其实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成长。但是未来一定会好很多,因为大家眼界变开了,接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了。现在发展速度这么快,再有个 3-5 年,中国可能就会有很好的商业操作,会有很好的选品,包括客户消费上的成熟。
m: 未来买手店还有什么可能?
N: 我觉得会更注重体验吧。因为网络销售对时装销售的冲击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最终存活下来的一定都是精品。以后在店铺甚至可能都不会产生销售,一间店铺就是一个大的试衣间,或者它变成一个类似展览一样的存在。未来买手店这样的功能可能会更明确。
从创立买手店到协办时装周,2017 年南朗还自创品牌 THE FLOCKS ,为年轻群体提供日常衣着、配饰和器具新选择。“目前我 60% 的时间精力花在品牌上,40% 花在店铺的陈列和维护,同时负责整个店铺设计方面的把控工作。”很多人熟悉南朗还因为他那个上海老洋房里木质温润的完美的家。
南朗的家
m: 在穿衣方面,你本人最看重的特质什么?你喜欢的服装品牌有哪些?
N: 找到自己适合的服装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我也经历过二十几岁胡乱穿衣的时候,到后来你一定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或者你不想去改变的一个东西。比如我家的衣柜一打开全部长一样的,颜色就是黑白蓝,款式差别也不大。即便是想去尝试跟平时不太一样的风格,穿一两次也不会再穿了。我喜欢的品牌基本上是偏日系工装类的,比如 45R、yohji 的一些简单的款式,然后搭配上一些单品,比如 NIKE 或者 Converse 的鞋。
m: 你的家非常漂亮,LABELHOOD 有考虑涉猎家居品牌方面吗?有没有什么家居改造与布置的 tips 给大家?
N: 我们有想尝试,也曾经做过小的家居类的项目,但是基于商业考量,消费时装的跟消费家居用品的不一定是同一个人群,而且要单独开辟一个家居门类的话,目前中国市场其实还没有成熟。家装方面,大家可以多在 Pinterest 或者 Instagram 上关注一些分享家居的账号或品牌案例。对我来说这没有太大的难度,因为我有一个跟其他人不太一样的能力,就是我自己能做,如果我有一个需求,我就会画一个图找工厂去做,我家里的东西除了椅子之外差不多都是我自己做的。
m: 太牛了。
说起对 LABELHOOD 未来的期待,南朗表示成为“先驱”是肯定的,但是他不想成为“先烈”。下一个十年首先希望 LABELHOOD 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希望未来在中国能有一些更成熟的方向去发展,作为带头人为中国设计和中国时装做一个标准,也为未来想要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人提供一些抓手。“中国设计这面旗帜不管扛得多辛苦,我们还是要扛。”
雨花石,硬质界面下包裹着色彩丰富的内核,就像南京这座城市,南北交汇碰撞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南京繁华热闹的新街口,LABELHOOD 也精心打磨了一颗“雨花石”,静待你发掘。
图/LABELHOOD、南朗
文/缝一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